# Photo Credit:DIGITIMES

【陳穆寬專欄】從智慧血液透析系統導入適應期 剖析智慧醫院提升關鍵

2019/07/04

廣義的智慧醫院建置與流程改善包括了院前掛號、院中就診、數位化檢驗報告、智慧病房、醫材管理、倉儲物流、手術、住院、繳費等等內容。而我帶領彰化基督教醫院(以下簡稱彰基)同仁一起努力,由小見大,從智慧血液透析系統的導入適應狀況、科技降低休克肺積水的功效、整合HIS與NIS系統、人員操作心得、病患使用體驗、大數據預警應用、智慧醫院人流紓解App等等一系列的過程,向各位產業先進分享從專科的角度切入智慧醫院的升級新生態。

2016年9月彰基與員林基督教醫院(以下簡稱員基)血液透析室導入馬雅智慧血液透析系統,提升醫師與護理師溝通效率、提高洗腎排床效率、整合病歷等醫療資訊系統,不僅降低醫護人員工作負擔、提升病患就醫體驗,未來大數據分析之下,系統的預警功能將更加精準也再次提升病患安全。此外,智慧醫院的洗腎病患接送流程也都將數位化與智慧化。

俗稱洗腎的血液透析流程,洗腎病患1週要洗3次,每次3小時。過去病患在這3到4小時之內,只能在洗腎中心看電視或是安靜休息,但現在彰基與員基採用了搭載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警示功能的智慧床邊系統,已經能夠讓病患在洗腎的同時瞭解生理狀況、醫護人員名單、水質的狀況,瞭解衛生教育說明。

血液透析中心也由中央控制的方式,來實時追蹤病患的當下狀況,若有異常狀況發生,中心也會立即通知相關護理師前往協助排除,達到病患安全與醫學服務品質的控制效果

導入適應期、醫護與工程的融合

採用新儀器與技術,都會有適應期。員基護理部督導蔡幸也反應,跟著醫院開設基本程式應用專班、在職進修、課室教學的方式,都讓護理師們可以兩兩協同學習、快速瞭解科技儀器的功能操作。在練習過程中,廠商也會在旁協助使用。除此之外,等護理師們較為熟練操作步驟之後,醫院與廠商就以定期聯絡的方式保持技術支援與問題反應的順暢管道。

彰基2015年9月開始跟馬雅科技接觸,透過1年多的討論與雙方資訊交流等跨領域資訊教育訓練,再加上馬雅、彰基醫療資訊部、醫工部的資訊工程師協同開發,降低雙方磨合期。

2016年9月正式上線的智慧洗腎系統整合醫院電子病歷,讓搭載Wi-Fi傳輸功能的洗腎機有很棒多場域應用。舉例來說,護理師幫病患量血壓的同時,洗腎機的參數值傳到Gateway,再藉由Wi-Fi傳到院內伺服器,醫護人員可以以無線的方式從伺服器查詢資料。也就是說,如果加護病房病患有洗腎醫療需求,透過這樣的方式,都將洗腎機台與智慧系統都推到加護病房替病患服務。

智慧科技減少人為錯誤 避免休克與肺積水

除了降低人員工作負擔與增進就醫體驗以外,數位化的洗腎系統,可減少數據計算錯誤。病患上機前的體重、血壓數據;透析過程中的血壓;下機後的體重與血壓量測後都自動上傳。測量完畢、數據即時上傳、數位計算功能,都能夠避免「洗太多休克、洗太少肺積水」的狀況。此外,在血液透析過程中,都顯示相對應的醫囑,讓護理師更有照護依循。

由於尿毒病患,體內會堆積過多水份,所以洗腎前會設定常規體重數字。有了數位化系統,就可以避免體重進位錯誤的狀況。舉例來說病患洗前59.2公斤,設定洗後常規體重要達57.8公斤,也就是說要洗掉1.4公斤的水份,但過去人為計算,很可能沒有退位,進而計算錯誤,變成洗2.4公斤,那麼病患就可能會休克;又或是少洗,變成只洗0.4公斤,有多餘一公斤的水份在身上,就會產生積水過多而漸漸喘了起來,變成肺積水。

整合醫囑系統、護理系統、排床系統

醫療過程當中需要多元系統共同協作,才能讓醫療服務更順暢。由於每位病患的生理狀況與治療需求都不太一樣,所以醫師藉由醫囑作業系統,確定人工腎臟要使用什麼型號;確定藥水、抗凝劑要怎麼用。接著,由於護理師要確立醫囑內容,因此在護理師這端,也會透過醫院資訊系統瞭解每位病患的透析條件為何、確認人工腎臟型號與確認藥水品項。

過去,主要病患的醫療數據都需要護理師不斷再次確認;現在,病患檢驗報告都會跟醫院資訊系統(HIS)連結,不僅加快病床分類管理與排班,如果病床與病患的類別有異動時,資訊系統上也都會呈現,讓護理師一目瞭然。比方說,B肝病患、C肝病患、門診、住院等資訊都清楚劃分,節省護理師記錄與分類時間,增加護理師在病房等單位時間、增加護理師衛教、關懷病患的時間,也才能大大提升復原效率與醫病關係。

現在員基的洗腎自動排床系統,能夠協助一天60多位病患的病床安排。病患要洗腎之前,要先經過門診醫師評估,確定需要洗腎後,醫師會打電話跟護理部表示,哪位病患確認要洗腎,護理部確定收案後,洗腎排程也就確定了。有別以往紙本紀錄的內容,現在每日電子化的洗腎病床排程紀錄中,也都會顯示開始與結束時間、醫囑內容、相關醫學處置。系統可以按照彰基洗腎中心73個床位,協助編排早中晚3班的洗腎排程。目前彰基有45位護理師,門診護病比為1:4,住院則為1:3。

智慧血液透析系統 使用者感受一:人力需求依舊 但工作負擔下降

在醫院管理上來說,無論有沒有使用智慧洗腎AI系統,洗腎中心的護理人力需求都是一樣的。雖然可以達成「無紙化」、「節省時間」的功效,但醫院相當強調「照護」,也因此醫療人力需求依舊。不過,智慧系統意不在「降低人力」,而是明顯協助「降低工作負擔」。像是過去護理紀錄都是用紙本抄寫,護理師需要經常「拿簿子」、「在單位之間穿梭行走」,不僅行走路徑長,也因此無法在病患有幫忙需求時,儘可能即刻協助。

在血液透析管理系統當中,數位電子簽章讓資訊傳遞更有保障,不僅整合資訊、增加效益、效率、同時提供檢驗、用藥、即時透析紀錄、提升照護品質也減少錯誤。如果醫師要檢視病患的洗腎狀況,也不需要再像過去打電話問洗腎室,醫師現在於診間就可以直接調閱資料,護理站電子白板、護理師工作車、病人端床邊系統螢幕也都可以呈現詳細資訊,大大提升醫護溝通。

智慧血液透析系統 使用者感受二:病患的直接回饋 方便安心

智慧系統的使用者不僅醫師、護理師、相關醫事人員,最重要的還有病患。透過量測後自動上傳系統,很多病患都說,量完體重、血壓,不需再抄寫或是撕下紀錄紙張交給護理師,相當方便,也不會怕忘記。

此外,因為有了智慧床邊系統,病患可以直接瞭解洗腎機的水質狀況,甚至上網、看電視、當次洗腎時間經過多久了、還有幾分鐘才洗完、主治醫師與護理師資料都可以知道。

床邊系統顯示了病情解釋、最近脫水的穩定度、洗腎數值是否穩定,都有圖表可以看,讓病患自己有感,也知道要注意許多事項來提升身體健康。我認為這樣的方法,能夠降低病患對於醫療過程的陌生感與不安。在醫病互動中,護理師會先請病患閱讀逃生資訊與動畫衛教資訊,接著就可以自由使用網路與電視功能。

智慧洗腎系統的未來應用:大數據分析

資訊系統能夠幫助穩定醫療品質與降低人員經驗差異所致的醫療疏忽。舉例來說,如果病患已經洗腎半年以上,醫師與護理師對於該病患的身體狀況都有很高程度的掌握,但對於新進護理師或是剛轉來的病患來說,護理師與病患之間的資訊搭配效率就不是那麼高。也因此,透過標準化的流程,護理師可以更快瞭解病患的過往與現在身體狀況。

敝院的血液透析室護理長吳鳳美也認為這套系統很棒,像是病患的疾病診斷、年齡、性別、用藥狀況、洗腎機的參數、脫水量、脫腎速率、傳導度、透析液的溫度、血液流速、各種影響因子的佔比分析都可以清楚呈現。

馬雅智慧洗腎系統當中,有建入大數據分析的公式與軟體,能在病人上機後,整合醫囑處方、要洗幾公斤、心跳血壓狀況,此外也在醫院資訊系統當中搜尋包括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病史、常規服用的藥有哪些,進而提早預警30分鐘之後,病患的血壓會降低多少。

大數據分析提供預警與提示可用之方

系統會跳出模擬分析、血液流速、1個小時洗掉多少水,比方說,如果本來設定洗300cc,但系統顯示預計30分鐘之內血壓會下降,那麼醫師與護理師就可以調整為250cc,此時系統會再告訴護理師,血壓下降改善機率以及可能下降的數額是多少,讓醫護人員能夠更有依循地協助病患。

如果預警30分鐘內可能會掉血壓,那麼護理師就要跟醫師回報,醫師就要決定是否要減少脫水量與速率,如果是一兩個小時後才可能掉血壓的狀況,就可以調整傳導度、透析液溫度、血液流速。

在血液透析的流程當中,早上與下午是同一位醫師提供服務,晚上則會有腎臟內科醫師安排值班。

智慧醫院智慧科技持續開發中

醫院不斷智慧化與效率化,也才能夠在增進病患醫療安全的過程中,提升就醫體驗。也因此未來彰基體系醫院未來計劃繼續開發洗腎專屬App,整合病患接送服務,可以瞭解病患搭車抵達的時間,進而優化床位排程;病患開始收血的那20分鐘,就可以預估離開醫院的時間協助叫車,讓院內人流更加順暢。

在接到病患與送達指定地點,計程車司機在App當中,也都可以點選。以目前的洗腎病患交通習慣分析,20%病患坐計程車、40%家屬接送、20%搭乘復康巴士、20%左右由醫院醫療運輸小組協助。在未來的智慧醫院發展上,智慧醫療將持續集結各專科與科技融合的力量,持續維護人類健康。(本專欄由陳穆寬口述,記者蔡騰輝整理)

原文連結

智慧血液透析系統整合HIS,提升醫療安全。陳穆寬